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一月, 2024的博文

從鹿皮之鄉到《Al醫療神山》隱約可見!

图片
試看台灣產業變貌四百年 台灣經濟的發展起自大航海時代! 17 世紀起,台灣即因為優越戰略地位,成為西歐海權國家競相角逐的據點,更是西方國家對中國、日本、南洋等地的經貿集運與中繼站。 1630 年- 1945 年之間歷經荷蘭、西班牙統治時期、明鄭時期與日治時期的臺灣歷史都是以《經濟》為主軸,而該經貿經濟活動也都和台灣《農業經濟》有著密切結合與依存關係。   《逐鹿天下》 盛產梅花鹿的寶島 荷蘭人於 1624 年對當時未有實質政府治理的福爾摩沙建設「大員」為商貿據點。荷蘭占領台灣的目的是為對中國大陸、日本、韓國與東南亞據點的樞鈕,並壟斷馬尼拉與中國大陸間的貿易。主要輸出貿易的台灣物產包括砂糖、鹿皮、鹿肉、鹿角、籐、米等土產。 當時擁有眾多梅花鹿的台灣,原住民的捕鹿業活動也是早期台灣的重要經濟產業。   台灣是一個遍地梅花鹿的地方,梅花鹿是當時原住民的主要狩獵對象,捕獵方式用弓箭射鹿、並由台灣土狗協助,當時大陸來的移民已用鹽、鐵、生活用品等與原住民交換鹿皮、鹿肉;而透過荷蘭人發達的海上貿易網,鹿皮成為台灣史上國際貿易的先鋒產品,日本人也渡海來與台灣原住民交易。 『除了農業外,英國、日本等國家也將明鄭時期的台灣視為一個獨立國家來進行貿易往來,某程度也維持了台灣的經貿熱絡。例如英國東印度公司就曾稱呼明鄭政權為「台灣王國」或「福爾摩莎王國」並與之簽訂通商條約。』。   美軍戰敗簽「南岬條約」台灣首度與國際有連結 1867 年美國商船羅妹號發生船難,美國決定透過武力解決落敗後, 美國與斯卡羅簽訂了「南岬條約」的書面協議,等同於承認當時的台灣王國是合法的獨立政權,也是島國台灣躍上國際舞台的重要一步。   《茶糖外銷》茶、糖、樟腦-台灣三寶 明清時期一府二鹿三艋舺等三大港口都市成為台灣的轉運中心。利於特定地區之貿易、大宗商品之輸出或進口買賣,台灣貿易經濟範圍漸擴及世界各地。也因此較高經濟價值的茶與樟腦,成為繁榮台灣經濟的不可或缺因素。 1868 至 1895 年間,茶占台灣出口總值約 54% ,糖占約 36% ,樟腦占 4% 。茶、樟腦多由北部淡水關出口;塩、糖多由南部安平跟打狗出口。尤其台灣蔗糖產量排名世界第三,不僅富裕了國家,更帶動貿易港城的發展。   《出口加工》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