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五月, 2020的博文

潮味十足的歷碧斯咖啡莊園 (花東咖啡學院訪記)

图片
遺落人間的珍珠⋯ 上帝踏過的足跡,他跟上了! 來自台東成功海邊的蔡先生很自信地萃取自家咖啡的味譜:  有香菇與木質的沈穩  乳香太妃焦糖韻 細品一口,海潮味舌尖流竄,再放冷一點,柴魚氣味更濃。 他述說著早年到世界各國,印尼、新加坡、越南、寮國,到處尋訪名師、精攻農作。 期以回到家鄕,使族人能夠以咖啡安居樂業。 但是,人生志業時與願違⋯ 蔡先生脫口說出早有盛名台東咖啡的時間味道!  一邊説著、一邊回憶地道出阿美族 部落咖啡三步曲 第一波是荷蘭軍隊 第二波是清未漢人 第三波是日人治台 族人不斷的往山上遷移⋯ 現在 年輕人無所是事,虛度日子,甚至酗酒傷身、病故。他看眼前的一切⋯令他痛惜萬分。 更進一步,他變賣掉市區的房產,用來購買20餘萬株的咖啡樹苗,分送族人,教授培育咖啡,希望族人可以以此為業。   於是 蔡先生帶領著族人子弟,每逢週六日,來到台北,全心全意投入為期兩個月的「虹吸、手沖、烘焙、杯測」探索,並沉醉在逐香嬉戲之中! 體認到手感的堅持 就是幸福  手感溫度是咖啡芳香的熱力、 時間與力道是萃取的匠氣! 咖啡師不只是熱情而已…歷史文化更是咖啡的靈魂 不管主流的手沖  不管經典的虹吸 從官能探索、風味嚐試、味譜實驗、分析比對、追求不斷地超越! 「彧咖啡」終於順利 完成 的花東地區培訓基地授證! 他是歷碧斯咖啡莊園創辦人「蔡彧」! 他憑藉著海洋狂熱 讓部落咖啡勁味十足! 杯中海潮味 浪花起落時 台東成功附近的山陵有白守蓮山、麒麟山,而、新港山(標高1682m )是海岸山脈的最高點。歷碧斯咖啡莊園倚背著這座山崚,伸出5公里的海灣長臂、面迎著太平洋的徐徐涼風。 海拔400米高的緩坡上,20萬株咖啡樹日日夜夜暢飲著海洋吹拂,夏熱冬冷的焠煉,春風秋雨的撫慰,獨有的海潮鹹味、低沈洗錬。 你、如果到此一遊,一定要啜飲這千年時間孕育出的濃郁『海潮鹹味』! 什麼是海潮鹹味? 半天歡樂、半天離愁 半天心喜、半天蕭索 海洋的人 日子飄泊不定, 生活出生入死⋯⋯ 喝著咖啡、聽著蔡先生訴說無數次的九死一生,心情隨著忐忑、起伏⋯ 不信? 來試試!

誰對台灣咖啡貢獻大?

图片
一)   台灣最早的三家咖啡店 ?  1897 年 台北西門咖啡館「西洋軒」 ?   1897 年 9 月台灣日報紙、有一則西洋軒開業廣告,是一家自稱茶館的餐廳「西洋軒」,有販賣西洋餐食、西洋酒等,但在廣告標題上,西洋軒確定是一家「歐風咖啡茶館」。   這一記載 在 2008 年 陳柔縉,〈發現臺灣第一家咖啡店〉,《思想》,第 8 期, 2008 ,頁 163 提到 , 但是很少被注意到,但確定是台灣最早的咖啡館。 1912 年 台北「公園獅 cafe Lion 」咖啡館於 12 月誕生。位於現在台北的「二二八紀念公園」裡面,當然現在建築早已不存。但卻是現代複合式藝文空間的濫觴。 1931 年在台北市太平町的「維特 Werther 」咖啡店、應該是台灣人開的第一家咖啡店,店名取自歌德的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 二)   日據時代的殖民經濟 ? 一本 1911 年《熱帶植物殖育場報告》 出刊       一本 1929 年 東部臺灣開發研究 - 《珈琲》   1897 年 1 月 1 日 台灣總督府殖產部發佈之農業報告「臺灣に於ける珈 琲栽培の好望」暨「珈琲栽培法ノ概要」 1902 年台灣總督府 『田代安定技師』開始在恆春、東部、嘉義等處試驗種植咖啡。 言明台灣適合栽種咖啡的地區,限於台灣東部,以及台南州、高雄州和台中州一部分地帶。並於 1911 年《熱帶植物殖育場報告》 出刊   1926 年 台灣總督府『櫻井芳次郎技師』承先啓後,積極推進台灣東部咖啡調查,並規劃未來的開發計畫。 1929 年時,總督府殖產局技師櫻井芳次郎的著作《珈琲》發表,內容詳細介紹在台灣東部拓植 ⋯ 咖啡! 1928 年起展開一系列的建設,率先設置東部地方農產試驗場。 主要目的是栽培鳳梨、苧麻、熱帶果樹如芒果、人心果、柑橘、 咖啡、酪梨、梨、李等等。試驗場設置的主要目的是要配合調查何種作物適合在台灣東部耕作。之後,決定花東地區以「鳳梨」與「咖啡」雙農作視為企業化耕作的項目。 1929 年 東部農產試驗場在正式設立,係為殖產局的附屬單位。本場設置於台東廳台東街,另有北絲鬮圃場、新開園...

向 大師致敬 臺灣咖啡育種先驅-田代安定技師

图片
幸有桐花白如雪 遮蔽艷陽好咖啡 正當台灣油桐盛開的四 五月,上山賞花人潮不絶於途之際,有些人選在油桐花下冲泡一壺咖啡,向台灣植物研究先驅 田代安定 技師獻上無限的感恩。 為什麼? 咖啡與油桐共生! 油桐樹 (Vernicia) 具有固氮作用是東南亞洲一帶知名的咖啡遮蔭性共生植物難怪古坑荷苞山過去因滿山遍野種咖啡樹當時與咖啡樹間作的油桐樹不但提遮陽,而秋冬季的油桐樹落葉又提供咖啡樹所需的成長肥料 ( 去年 2019 年底拜訪巴登咖啡張萊恩董事長時再度得到確認 ) 。 臺灣咖啡的傳入有兩種說法 : 其一 ) 是 James W. Davidson 在 1903 年所著" 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 ",臺灣咖啡栽種是於 1881 年時,大稻埕德記洋行由舊金山帶回種子,播種種植於今三峽及板橋。 其二 ) 為臺灣總督府殖產局技師田代安定在 1911 所著 《熱帶植物殖育場報告》第二輯,敘述德記洋行於 1884 年自馬尼拉帶回 100 株苗木栽植於三峽。 然而引進之初的咖啡栽種只是純粹嘗試,一直到了日據時期才有較具體的發展。 日本自明治維新後,隨著與西方交流,咖啡飲用逐漸受到日本社會接受,對咖啡的需求量逐漸增加,於據臺前即在日本南部諸地試種咖啡,據臺後在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的指導下,開始臺灣的咖啡栽植事業,進行臺灣咖啡栽植狀況調查,並於 1902 年命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技師田代安定在恆春籌設「恆春熱帶植物殖育場」(今林業試驗所恆春研究中心),進行熱帶經濟植物栽植試驗,其中之一即為咖啡,此一試驗的成果表現。 日本天皇喜愛台灣咖啡 在 1907 年東京勸業博覽會中臺灣咖啡的出現,及 1915 年大正天皇即位典禮中對臺灣咖啡的肯定;此後至 1929 年間展開臺灣各地的咖啡試種,如臺中 東勢、嘉義竹崎、嘉義、屏東及臺東等地。 1917 年臺灣殖產局園藝試驗場嘉義分場(今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前身)的成立,在此延續田代安定的種原蒐集,並確定阿拉比卡種為臺灣合適的栽植種,直到今日農試所嘉義分所仍為臺灣咖啡研究的重要研究機構。 恆春熱帶植物殖育場成立咖啡園的經過與目的   1902 年時任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技師的田代安定,奉命在恆春籌設「恆春熱帶 植物殖育場...